“非”同凡響的青春——最美青春故事之周庭安
他是外表陽光,性格謙遜靦腆的東北大男孩,和大部分九零后一樣,他熱愛時尚、熱愛生活,但他的青春卻“非”同凡響。作為有色集團的一名普通員工,他把青春的汗水揮灑在非洲那片遙遠又陌生的土地上,在那里付出,在那里成長。他用行動證明了青年的責任和擔當,他的名字叫周庭安。
緣啟非洲,開啟常駐工作
2013年,大學剛畢業的周庭安被外派到非洲津巴布韋進行地質勘察,為國家“一帶一路”事業添磚加瓦,也從此開啟了非洲常駐工作。剛到津巴,面對簡陋的生活條件和艱苦的工作環境,面對語言不通和反差巨大的飲食習慣、生活習慣,他沒有一絲一毫抱怨,反而是激情飽滿地投入到學習和工作中。他既能吃苦又謙虛好學,很快便適應了那里的一切,工作也得心應手,領導和同事都對他贊賞有加。這一年的除夕,他是在非洲度過的,沒有熱鬧的鞭炮,沒有熟悉的年夜飯,他第一次體會到在異域他鄉工作的辛酸,但是他很快調整心態,過完春節和初一,馬上又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
克服病痛,敬業奉獻
2015年,已工作兩年的他,憑借優良的技術,扎實的工作作風被派往贊比亞參與銅帶省盧安夏16956-HQ-LPL銅礦與17083-HQ-LPL銅礦預查項目。飛機落地,他稍作休整便與辦事處的同事驅車開往礦區進行數據收集和采樣,回來的途中,汽車輪胎被礦區的尖石扎破了,當時天色已晚,四周一片荒涼,修理場在幾公里以外的地區,由于周庭安在國外練就的一口流利的英語,基本無障礙交流,他便讓同事留在車里,自己徒步一個多小時去找修理廠。當他們回到辦事處已經是凌晨,又渴又餓的他和同事一起做飯,吃過飯后,連澡都顧不上洗就沉沉的睡過去了。

因地制宜,迎難而上
2017年,江西有色地礦贊比亞公司承接的第一個社會項目-盧薩卡石灰石地質儲量核實項目,對于江西有色鞏固與拓寬贊比亞地質市場意義重大。簽訂合同后業主要求一個星期內進場開工,時間緊迫,他立即投身到項目中。由于礦區所在地偏僻,物流交通不便,物資匱乏,他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協調安排生活區,規劃設備進場及安裝事宜,不到一周時間技術人員按時進場,項目也如期開工。為降低成本,他又跑遍了附近所有的五金店、機修店、設備租賃公司,全面了解當地市場價格,最終該項目順利進行。
“血”中送炭,樹企業形象
2019年,贊比亞當地華人因患瘧疾導致肝腎功能嚴重損傷,血小板明顯減少,神志不清,伴消化道出血被送往盧薩卡CFB醫院ICU進行輸血救治,需要B型血10個人左右。因血源不足,需要緊急獻血。收到求助信息后,周庭安表示自己血型符合,并即刻前往CFB醫院,首當其沖為其獻血,幫助其脫離了險境,這也是其第一次獻血,事后患者家屬對集團公司和其本人表示了衷心的感謝,為集團公司在贊比亞的華人圈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

贊比亞獻血
2021年,新冠病毒奧秘克戎在肯尼亞傳播開來,感染率高達25%以上,周庭安臨危受命從贊比亞飛往肯尼亞進行辦事處的日常管理和疫情防控工作。到達辦事處,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緊急聯系大使館時刻注意新冠疫苗的消息,核對辦事處工作人員疫苗接種情況。在2021年9月份完成了肯尼亞辦事處所有人員新冠疫苗及加強針的接種工作。

由于疫情原因周庭安已經2年多沒有回家了,他選擇在一線默默堅守著,他不畏艱苦,勇于擔當,甘于奉獻的精神是青年學習的榜樣,也是江西地質精神的完美呈現。(張麗楠)